关于市直基层党组织第九轮党建目标管理考核情况的通报
阅读:4644次
时间:2020-06-27 07:28
市直各基层党组织:     按照榆市直工发(2013)10号文件的精神要求,在市直各基层党组织自查总结的基础上,我委于2013年4月28日至5月15日,组织了8个考核组,对市直188个县级建制基层党组织2011年至2012年的党建目标管理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 (党政机关88个,企事业单位党组织100个)。考核采取听汇报、看资料、个别谈话、抽样检查等方法,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情况做出了初步评定,经工委委员会研究审定,现将考核结果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考核以贯彻落实《市直机关单位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要求,紧紧围绕创建“五型党组织”、争当“五优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开展考核工作。两年来,市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幸福榆林,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落实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加强了市直机关单位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此次考核验收评出一类党组织150个,占考核总数的79.37%,二类党组织32个,占考核总数的17.46%,三类党组织6个,占考核总数的3.17%。       二、主要特点        1、领导重视,组织到位。各级党组织都能认真按照目标管理的要求,积极开展党建工作,落实各项制度,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构建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广大党务干部和党员共同参与的党建新格局,为全力抓好本部门、本单位党建业务工作,圆满完成党建目标任务做出了积极贡献。        2、工作规范,措施到位。市直各单位高度重视机关党的制度建设,狠抓制度落实,特别是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普遍落实较好。大部分单位能根据工作实际,注重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充分运用创建“五型党组织”、“五优共产党员”和“创先争优”活动等载体,抓结合、抓渗透、抓落实、抓实效,做到了党建工作制度到位、措施到位。党组织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3、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市委“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市直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广泛动员,积极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各种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凝聚了人心,挖掘了潜力,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推进了整体工作的全面完成。        4、服务大局,实效明显。各单位党组织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坚持“抓党建、正行风、促业务”,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机关,创建“五型机关”等活动中,主动协助本单位行政领导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发挥了积极的组织领导作用,为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政治保障。          三、存在问题 通过考核,我们也发现市直机关单位党建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少数单位没有把机关党建工作真正摆到应有位置。 一是认识不够到位。少数单位没有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还存在着重业务经党建的问题,没有把机关党建工作真正摆到应有位置。二是重视不够到位。少数单位没有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没有把机关党建工作同中心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党的工作部门与业务部门在机构职能的设置、人力资源的配置、工作任务的分工等方面不能统筹安排,没有形成合力。三是指导不够到位。少数单位对机关党建工作号召多、具体指导少,部署多、狠抓落实少,没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机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进行经常性督查和指导不够。        2少数单位对党员队伍的教育、监督、管理不够严格 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深入。一些单位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不够、办法不多、创新不足,党务干部党务知识缺乏,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手段比较陈旧,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二是对党员队伍的教育、监督不够。一些单位党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不到位,没有很好地运用有效的载体和抓手,加强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导致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不明显。三是对党员队伍的监督、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与软。          3、一些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不够经常 一是组织不够健全。个别党组织组织涣散,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换届选举,有的单位在行政升格后党组织未能及时建立。二是活动不够正常。一些党组织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比较突出,以工作业务忙、党员集中学习活动困难等为理由,不能保证党员活动经常化。三是活动吸引力不强。一些党组织创新意识不强,没有很好地结合实际,创新活动方式、方法,有的以会议代替组织活动,以学习代替组织生活,党的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学习内容,组织生活缺乏生机活力。          4、个别党组织党内台账管理不够严谨 一些党组织的党建资料整理归档不完整,不能充分展示党务工作实绩;个别党组织把党员转正材料不及时归入个人档案管理,甚至出现丢失档案资料现象;中国共产党党内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够规范细致,指标缺失现象尤为突出,没有发挥其管理功能。     以上问题,希望各级党组织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对照查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整改,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努力推进我市机关党建工作迈向新台阶。     附:市直机关单位基层党组织第九轮(2011-2012)党建目标管理考核结果                        中共榆林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2013年6月27日       市直机关单位基层党组织 第九轮(2011-2012)党建目标管理考核结果     本次考核验收了188个县处级基层党组织,评出一类党组织150个,二类党组织32个,三类党组织6个。     一类党组织(150个)     人大、政协、纪检委(监察局)、政法委、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党史办、党校、决咨委、编办、市委办(机关事务中心)、工商联、文联、残联、工会、团市委、妇联、市政府办、市政府机关事务中心、地税局、财政局、商务局、文明办、发展研究中心、交通局、贸促会、老龄委、信访局、档案局、文广局、人社局、国税局、安监局、科协、旅游外事局、民政局、供销社、中级法院、规划局、水务局、公安局、交警支队、安全局、物价局、司法局、公证处、教育局、环保局、住建局、国土资源局、工商局、科技局、粮食局、药监局、气象局、畜牧局、统计局、体育局、老干局、中小企业局、盐务局、技术监督局、林业局、工信局、农业局、农垦总站、农机中心、检察院、审计局、卫生局、计生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接待办、黄监局、招商局、宗教局、榆林报社、发改委、引黄工程局、移动公司、榆神煤炭公司、资源勘探公司、电视台、文工团、电影公司、新华书店、正北律师所、文星律师所、电信公司、联通公司、供电局、高专附中、煤管站、公路局、财校、运管处、人才交流中心、医改办、养老保险经办处、烟草局、水保队、水利队、水资办、防汛办、水保监督站、水务集团、榆林师范(育才中学)、榆中、实验中学、电大、八中、继续教育中心、十中、教研室、招生办、督导室、药检所、住房资金管理中心、环卫处、园林处、粮油直属库、手工联社、平房改造办公室、生产力促进中心、牧研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国统局榆林调查队、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体校、供电公司、林校、林科所、林站、种苗站、装饰办、信息中心、工业学校、企业管理保障中心、农校、农干校、种子管理站、农技中心、农机管理站、农机监理所、卫生学校、二院、中医院、计生流动办。     二类党组织(32个)     讲师团、铁路办、地方志办、政研室、执法局、扶贫办、煤炭运销集团、律师行业党委、富能律师所、天佑律师所、王东律师所、东源正北律师所、煤炭出口集团、发电中心、艺术团、艺校、劳动服务处、公伤经办处、劳动监督监察支队、规划处、供水办、治沙所、食品药品稽查大队、科技信息所、动物卫生监督所、榆林社调队、干休所、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疾控中心、计生指导所、卫生监督     三类党组织(6个)     人防办、无委办、矿业集团、运政支队、邮政局、就业培训中心   

市直各基层党组织:

    按照榆市直工发(2013)10号文件的精神要求,在市直各基层党组织自查总结的基础上,我委于2013年4月28日至5月15日,组织了8个考核组,对市直188个县级建制基层党组织2011年至2012年的党建目标管理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 (党政机关88个,企事业单位党组织100个)。考核采取听汇报、看资料、个别谈话、抽样检查等方法,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情况做出了初步评定,经工委委员会研究审定,现将考核结果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考核以贯彻落实《市直机关单位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要求,紧紧围绕创建“五型党组织”、争当“五优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开展考核工作。两年来,市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幸福榆林,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落实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加强了市直机关单位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此次考核验收评出一类党组织150个,占考核总数的79.37%,二类党组织32个,占考核总数的17.46%,三类党组织6个,占考核总数的3.17%。

      二、主要特点

       1、领导重视,组织到位。各级党组织都能认真按照目标管理的要求,积极开展党建工作,落实各项制度,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构建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广大党务干部和党员共同参与的党建新格局,为全力抓好本部门、本单位党建业务工作,圆满完成党建目标任务做出了积极贡献。

       2、工作规范,措施到位。市直各单位高度重视机关党的制度建设,狠抓制度落实,特别是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普遍落实较好。大部分单位能根据工作实际,注重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充分运用创建“五型党组织”、“五优共产党员”和“创先争优”活动等载体,抓结合、抓渗透、抓落实、抓实效,做到了党建工作制度到位、措施到位。党组织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3、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市委“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市直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广泛动员,积极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各种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凝聚了人心,挖掘了潜力,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推进了整体工作的全面完成。

       4、服务大局,实效明显。各单位党组织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坚持“抓党建、正行风、促业务”,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机关,创建“五型机关”等活动中,主动协助本单位行政领导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发挥了积极的组织领导作用,为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政治保障。

         三、存在问题

通过考核,我们也发现市直机关单位党建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少数单位没有把机关党建工作真正摆到应有位置。

一是认识不够到位。少数单位没有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还存在着重业务经党建的问题,没有把机关党建工作真正摆到应有位置。二是重视不够到位。少数单位没有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没有把机关党建工作同中心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党的工作部门与业务部门在机构职能的设置、人力资源的配置、工作任务的分工等方面不能统筹安排,没有形成合力。三是指导不够到位。少数单位对机关党建工作号召多、具体指导少,部署多、狠抓落实少,没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机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进行经常性督查和指导不够。

       2少数单位对党员队伍的教育、监督、管理不够严格

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深入。一些单位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不够、办法不多、创新不足,党务干部党务知识缺乏,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手段比较陈旧,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二是对党员队伍的教育、监督不够。一些单位党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不到位,没有很好地运用有效的载体和抓手,加强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导致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不明显。三是对党员队伍的监督、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与软。

         3、一些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不够经常

一是组织不够健全。个别党组织组织涣散,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换届选举,有的单位在行政升格后党组织未能及时建立。二是活动不够正常。一些党组织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比较突出,以工作业务忙、党员集中学习活动困难等为理由,不能保证党员活动经常化。三是活动吸引力不强。一些党组织创新意识不强,没有很好地结合实际,创新活动方式、方法,有的以会议代替组织活动,以学习代替组织生活,党的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学习内容,组织生活缺乏生机活力。

         4、个别党组织党内台账管理不够严谨

一些党组织的党建资料整理归档不完整,不能充分展示党务工作实绩;个别党组织把党员转正材料不及时归入个人档案管理,甚至出现丢失档案资料现象;中国共产党党内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够规范细致,指标缺失现象尤为突出,没有发挥其管理功能。

    以上问题,希望各级党组织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对照查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整改,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努力推进我市机关党建工作迈向新台阶。

    附:市直机关单位基层党组织第九轮(2011-2012)党建目标管理考核结果

                       中共榆林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2013年6月27日

 

 

 

市直机关单位基层党组织

第九轮(2011-2012)党建目标管理考核结果

    本次考核验收了188个县处级基层党组织,评出一类党组织150个,二类党组织32个,三类党组织6个。

    一类党组织(150个)

    人大、政协、纪检委(监察局)、政法委、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党史办、党校、决咨委、编办、市委办(机关事务中心)、工商联、文联、残联、工会、团市委、妇联、市政府办、市政府机关事务中心、地税局、财政局、商务局、文明办、发展研究中心、交通局、贸促会、老龄委、信访局、档案局、文广局、人社局、国税局、安监局、科协、旅游外事局、民政局、供销社、中级法院、规划局、水务局、公安局、交警支队、安全局、物价局、司法局、公证处、教育局、环保局、住建局、国土资源局、工商局、科技局、粮食局、药监局、气象局、畜牧局、统计局、体育局、老干局、中小企业局、盐务局、技术监督局、林业局、工信局、农业局、农垦总站、农机中心、检察院、审计局、卫生局、计生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接待办、黄监局、招商局、宗教局、榆林报社、发改委、引黄工程局、移动公司、榆神煤炭公司、资源勘探公司、电视台、文工团、电影公司、新华书店、正北律师所、文星律师所、电信公司、联通公司、供电局、高专附中、煤管站、公路局、财校、运管处、人才交流中心、医改办、养老保险经办处、烟草局、水保队、水利队、水资办、防汛办、水保监督站、水务集团、榆林师范(育才中学)、榆中、实验中学、电大、八中、继续教育中心、十中、教研室、招生办、督导室、药检所、住房资金管理中心、环卫处、园林处、粮油直属库、手工联社、平房改造办公室、生产力促进中心、牧研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国统局榆林调查队、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体校、供电公司、林校、林科所、林站、种苗站、装饰办、信息中心、工业学校、企业管理保障中心、农校、农干校、种子管理站、农技中心、农机管理站、农机监理所、卫生学校、二院、中医院、计生流动办。

    二类党组织(32个)

    讲师团、铁路办、地方志办、政研室、执法局、扶贫办、煤炭运销集团、律师行业党委、富能律师所、天佑律师所、王东律师所、东源正北律师所、煤炭出口集团、发电中心、艺术团、艺校、劳动服务处、公伤经办处、劳动监督监察支队、规划处、供水办、治沙所、食品药品稽查大队、科技信息所、动物卫生监督所、榆林社调队、干休所、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疾控中心、计生指导所、卫生监督

    三类党组织(6个)

    人防办、无委办、矿业集团、运政支队、邮政局、就业培训中心